“对,就这样!”
    “继续放!装填完就发射!”
    “好,很好!”
    张庸很快做甩手掌柜。
    本来也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操作。是人就会。
    后世的游击战三大神器,首选标准就是门槛低,所有人都能学会。
    你要像毒刺导弹那样,发射前需要设置一堆参数,有几个人能搞?
    他站在旁边,只需要负责大概瞄准。
    覆盖一个阵地……
    又覆盖一个阵地……
    都是将日寇炸的差不多,步兵上去占领。
    原本死气沉沉的国军士兵,都开始站出来,积极打头阵。上去抢占日寇阵地。
    已经没什么风险。可能还有一些收获。
    虽然,日寇阵地已经被炮火反复轰炸,连泥土都是热乎乎的。
    但是,扒开泥土,还是能找到一些战利品的。
    战利品有用的,有吃的。能找到什么,就看个人运气了。
    没有一切缴获要归公的说法。谁捡到就是谁的。
    当然,大件的物品肯定是没有的。
    “手表!”
    “手表!”
    有国军士兵高兴的嚷嚷。
    他运气很好,居然从泥土里面扒拉到一块手表。
    不是怀表。是手表。私人的。
    估计原来的主人,至少也是大尉。就是中队长。
    小队长之类的,应该都是部队配发的怀表。自己是买不起私人手表的。
    当时,无论是国军还是日寇,基层军官都很穷。
    “怀表!”
    “指南针!”
    “笨!这是指北针!”
    占领的日寇阵地多了,缴获的东西也多了。
    都是小贱货。不对。是小件货。大件的被全部炸碎了。包括日寇的指挥刀。
    找到好多指挥刀,都是断裂的。没有完整的。
    日寇的膏药旗也没有完整的。全部都被撕碎。
    毕竟是107毫米火箭弹,射程又近,反复轰炸过,想要完好无损,太困难了。
    有观察能力比较好的国军,找到日寇指挥部。
    将厚厚的泥土扒拉开,将指挥部里面的东西扒拉出来。倒是有些收获。
    张庸举着望远镜。
    他在寻找日寇的75毫米野战炮阵地。
    空指部地图有显示。就在六公里之外。超出雷达地图范围。
    日寇会开火吗?
    似乎应该先消灭日寇炮兵阵地?
    但是,日寇炮兵阵地太远,国军士兵看不到,无法振奋士气。
    还是先消灭日寇步兵再说。
    “我饿了。”张庸转头朝张云青说道,“有没有什么东西吃?”
    “有,有,有。”张云青急忙吩咐别人去拿。
    然后发现,自己好像也饿了。
    刚才看炮击,看得太专注,都没觉察到。
    现在被张庸提起,顿时感觉饥肠辘辘的。
    话说回来……
    “啾啾啾……”
    “啾啾啾……”
    这个刺耳的声音,真带劲啊!
    听到这个声音,就浑身振奋。
    不用吃饭都行。
    当然,对于日寇来说,这个声音可能就是噩梦了。
    “专员。”
    “旅长。”
    很快,有人拿出一堆烙饼。
    干巴巴的。没有什么水分。也没有任何香味。
    然而,这已经是很好的军粮。没有连长以上,都休想吃到这样的大烙饼。
    一般的士兵,能熬点稀拉拉的白粥就算不错了。又或者是面糊。然后随便搭配一点红薯、南瓜什么的。
    反正,搞到什么就是什么。国军的后勤标准,从来都没有认真落实过。
    账面上是有标准的。但是伙食费从来都没有足额发放。都是各个部队自己解决。
    长官有本事的,士兵就不用饿肚子。
    如果长官没有其他财路,下面的士兵,就只能忍冻挨饿。
    好像王耀武这样,作为74军的军长,头号主力军,也得自己另觅财路,补充军费。
    74军的粮饷,基本上是可以足额发放的。即使如此,也没办法保证士兵吃好穿好。
    必须自己搞一个饼干厂,赚点外快,才能补贴军用。
    头号主力尚且如此,冯治安的77军,就不用说了。也就是比川军好一点。
    很感慨。
    然而,这就是残酷的现实。
    大部分的国军,都是饿着肚子,忍冻挨饿,和日寇拼命的。
    电视电影里面表现出来的国军大无畏精神,有。但是不多。
    哪怕是八佰,也是夸张成分居多。
    事实上的四行仓库战斗,并没有电视电影里面的激烈。
    大部分国军士兵,都没什么士气。
    吃不饱,穿不暖,哪有士气打仗?
    你又不是红党……
    淞沪战场,大部分都是嫡系主力,国府之前也有一点储备。所以,军费不足的问题,还没太明显。
    在金陵沦陷以后,东南半壁财源地被日寇占领,国府的财政收入顿时削减70%以上。这就致命了。
    加上国军大量扩编,军费来源基本上只能依靠拼命的印法币了。
    老蒋肯定没办法啊!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
    外国人的援助贷款,也不可能直接给钱的。都是换成实物送来的。
    比如说苏联人的贷款。全部都换成武器弹药了。
    此时此刻,估计87师、88师的粮饷,都需要拖一拖。应该是不可能及时发放到位的。
    徐州会战、武汉会战,可以说是国军最艰难的两次会战。
    新兵多……
    粮饷不足……
    半壁江山沦丧……
    要钱没钱……
    要人没人……
    要武器没武器……
    现在,仅仅是艰难的开始。往后,都是苦日子啊……
    “报告,军长来了。”
    “哦?”
    张庸心思一动。
    居然是冯治安来了?还真没注意。
    雷达地图没有太大动静。的确是显示有白点到来。但是不多。
    看来,这位冯军长,也是喜欢轻车简从的。
    “冯治安……”
    张庸在脑海里努力回忆后世有关冯的资料。
    很显然,有一件大事,冯脱不了关系。
    这件大事,就是何基丰、张克峡起义。
    他们两个,都是冯治安的部下。以前是,现在是,将来也是。
    可以说,这三人组,是足足合作了十几年的。相互间知根知底。起义的事,冯不可能完全不知。
    他没有制止。但是也没有参与。给起义提供了便利。却又置身事外。
    只能说,人都是有局限性的。很多时候,都无法看清未来的路。哪怕是淮海战役已经打响。
    “军长。”
    “军长。”
    很快,冯治安出现了。
    的确是轻车简从。骑马来的。只带了十几个警卫。
    都是西北军出身,最拿手的本领,估计就是骑马。
    冯治安在远处下马,朝张庸快步走来。
    张庸也热情的上前来。
    “张专员。”
    “冯军长。”
    冯治安主动伸手。
    张庸先立正。行礼。然后才热情的和对方握手。
    无论将来功过如何,眼前这位,是积极抗日的。
    在卢沟桥事变以后,二十九军的很多战斗,都是冯治安指挥的。水平可能不咋的。但是态度很坚决。
    从天津卫打到北平外围,又从北平一路打到黄河以北,现在又来到蒙城。
    他指挥的77军,确实可以说是身经百战了。
    战绩或许一般。但是没有功劳也没有苦劳。
    “请。”
    “请。”
    两人来到前线。
    没什么好聊的。只有打仗。
    目标都是很清楚的。就是尽快的收复蒙城。
    其实,蒙城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县城。都没有像样的城墙的。
    然而,在当时,这样的城镇,就是据点。
    占领这样的城镇,就能控制周围一大片。
    “张专员,我受廖总司令的委托,前来协助专员……”
    “冯军长,你说反了。是我来协助你们。”
    “那我们就同心协力,将蒙城拿下。以竟全功。”
    “蒙城里面还有多少老百姓?”
    “没有了。都撤了。”
    “那就好。”
    张庸点点头。
    既然没有老百姓,那就炮火覆盖吧。
    那些土造的107火箭炮,是真的没什么准头。只能大面积覆盖。
    如果城内有老百姓,那……
    幸好没有。
    “参谋长。”
    “到。”
    “和专员详细说说日寇兵力部署。”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参谋长上来,和张庸介绍。
    日寇驻守蒙城的,是第六师团。师团长谷寿夫。
    这是已经知道的资料。但是,日寇到底有多少兵力,无法详细得知。
    国军的情报能力,向来都很糟糕。
    以前,连红党的情报都搞不清楚,何况是日寇?
    很多时候,只能靠猜。
    猜对有奖。猜错送命。
    “综合判断,日寇可能在三万人以上……”
    “多少?”
    “三万。或者四万。”
    “呃……”
    张庸无语。
    开玩笑呢!
    三万日寇!
    怎么可能?
    第六师团不可能全部驻守蒙城这么一个小地方。
    哪怕是第六师团全部满编,也不可能有三万人!
    日寇也不是老鼠。不可能一下就生一窝。即使后方可以快速补充,最多也是补充到战前的水平。
    即使是开战之前,第六师团也没有三万人啊!何况是四万?
    参谋长于是简单解释。都是根据部队的报告,综合起来的。
    一个村庄,有部队报告,可能有三百日寇。然后就统计三百人。最后汇总出来的数字就很大了。
    “地图。”
    “在。”
    张庸叫人拿来地图。
    地图上有密密麻麻的村庄标志。
    每个村庄标志,都有部分日寇驻守。或多或少。
    张庸指着前沿一个村庄。
    “张头集,报告说有多少日寇?”
    “一百左右。”
    “没有那么多。只有十几个。”
    “十几个?”
    参谋长连连摇头,表示不相信。
    这可是前线村庄。是日寇防线的一部分。怎么可能只有十几个日寇?
    冯治安和张云青也不太相信。但是没说话。
    “王东平!”张庸叫道。
    “到!”王东平团长急忙上前来。
    “组织一个连,跟我上去张头集。”张庸拿起加兰德半自动。
    我说是十几个,就是十几个。
    不相信?
    那就上去走走。
    我亲自带队……
    “专员,等等!”冯治安急忙拉住他。
    然后命令一个连冲上去。
    结果……
    零星枪响以后,国军顺利占领张头集。
    驻守的日寇的确是只有十几个。还无心恋战。发现遭受攻击,立刻撤退。
    严格来说,双方都没有激烈交火。
    “撤!”
    “什么?”
    “立刻撤下来,日寇炮火要来了!”
    “好!”
    张云青急忙命令部队撤下来。
    结果,那一个连的国军刚刚撤退,日寇炮火就到了。
    “轰……”
    “轰……”
    是75毫米野战炮。
    数量不多。落下了二十多发炮弹。
    众人举着望远镜。若有所思。似乎洞察到了什么。
    “日寇可能没那么多人。”
    “日寇的弹药也没太多。”
    最终,汇聚成两个结论。就是日寇不是很强。
    虽然第六师团这个名字,有点吓人。但,它可能已经是强弩之末。
    目光最后汇聚到张庸身上。
    要知道,在金陵紫金山,张庸就和谷寿夫交过手。
    当时,张庸指挥67军,和日寇第六师团死磕。双方反复争夺。炮火将山顶都削平了好多米。
    忽然有所领悟。
    专员一到徐州,就来蒙城前线。
    看样子,是和谷寿夫,和日寇第六师团杠上了啊!
    “日寇联队部在哪里?”
    “不知道。”
    “没有侦察吗?”
    “没有结果。”
    “我判断日寇联队部是在马头集。”
    “是吗?”
    参谋长有些怀疑。但是没反对。
    张庸也懒得解释。我直接给答案了。你们只需要抄答案。
    雷达地图显示,马头集有电台标志。说明日寇联队部就是在那里。所以,准备先打日寇联队部。
    不过,除了攻击日寇联队部,其他方向也要发起进攻。
    直接推平日寇一个联队。
    争取在明天天亮之前,让谷寿夫难受一下。
    “冯军长。”
    “张专员,你说。”
    “时间紧,任务重,那我就不客气了。”
    “专员,你说吧!”
    冯治安乐得放手。求之不得。
    连番的鏖战,让他也是疲惫不堪。精神憔悴。
    如果没有外来帮助,单纯依靠21集团军,想要收复蒙城,有点难。
    而77军作为侧翼,作为综合战斗力最弱的一个军,要完成战斗任务,也是难上加难。
    幸好张庸来了。
    而且是首先来到了77军。
    这是77军的福气啊!
    他冯治安终于可以暂时解脱。
    “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部署,按部就班即可。”
    “你下命令吧!”
    “好。”
    张庸看看手表。
    距离明天天亮,还有十五个小时。
    用十五个小时干掉日寇一个联队。应该足够。或许还有点充裕。
    不过,他对国军的战斗力,向来估计的很低。所以,各种预算,都是非常充足的。宁缺毋滥。
    先将火箭炮调过来。先收拾日寇的75毫米野战炮阵地。
    那个野战炮阵地有十二门75毫米山炮。是日寇整个前沿防线的支撑点。
    刚才那个张头集,日寇只有十几个驻守,就是仗着有炮火支援。
    一旦国军上去,就会被炮火杀伤。然后其他日寇反击。
    只要有炮火掩护,日寇防线,就是完整的。
    但是,如果干掉日寇炮火,日寇的防线,自然就崩溃了。
    正好,日寇75毫米山炮的射程,只有8公里。和107火箭炮相差无几。
    以有心算无心……
    “快!”
    “快!”
    十二门土造火箭炮进入射程。
    距离日寇山炮阵地大约六公里。完全是射程范围内。
    瞄准。
    发现误差很大。
    但是没事。大面积覆盖。
    “预备!”
    “放!”
    【未完待续】
    (本章完)